七政四余与占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91|回复: 1

韦达占星学观念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8 19: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寒夜坚冰破


   这门至尊的科学是这样地透过使徒传系而被接受,圣贤的国王都经由这途径去了解它。 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传系被中断了;因此,这门科学的原样也看来是遗失了。 --《薄家梵歌》第四章第二节
   ●栅堕落的天神
   如果把占星学当作是一门学问来研究,那么研究这样的一门学门有何益处?或者说,研究的目的为何?
   不妨把视野放大,从整个的世界性角度来作观看。西方国家由于科技文明的发展较早,不但形成了有力的帝国主义,针对弱小民族或国家进行侵略与殖民,连带地与西方文明相伴随的思想与文化,也以强势的态度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这样的大潮流底下,占星学作为一项在西方社会具有传承意涵的产物,也同样地被逐渐推展到非西方国家;也因此,目前的占星学总是被冠上了西洋占星学或西方占星学的专有名称,衍佛成了占星学的同谓语。
   针对所谓的西洋占星学内涵来作审视,其实不只是包含了自古以来的占星经验之累积,同时也涵盖了诸多民族对于占星学的发展贡献,可说是形成了一股汇聚的潮流,透过西方众多占星家的共同努力,而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占星大融和。在这样的占星发展进程上,足以令许多西方占星家引以自豪的重点之一,就是开创并带动了心理占星学的高度发展。引以自豪的背后原因,是深深刻划上西方人本主义的思想,同时也记录下众多西方占星家的心血结晶。
   一方面,自从心理学,特别是其中的精神分析学派,被开创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之后,由于在针对个人的个性进行诠释上,与占星学有重迭之处,所以两者很自然地有了联系。另一方面,基于科技文明的迅速发展,导致人类真的有可能超越上帝,成为万能,亦即可把人世间的许多主导权、决定权,紧紧的握在手上。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出版的西方占星书籍里,总是不会忘记透露着这样的一种讯息与思想--人类的自由意志,对于命运的形成拥有绝对的主导权简单说--人定胜天我命在我,不在天!
   高举这样的自由意志旗帜,对于占星学的发展是利弊参半的。当把命运的主导权落实在具有自由意志的个人身上时,不但对于人类的前进动机可起刺激作用,诉求着凭借个人的能力来追求属于自己的目标,而且也可以针对诸多反对占星学的势力,进行强而有力的站稳立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从二十世纪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占星学基于强调心理分析,以及伴随着心理占星学所诠释出来的占星命运观,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或者说严重的挫败相信众多的专业占星家,没有料想到占星学会被扭曲到如此的地步--世俗的星座庞大势力,几乎淹没了专业占星学
   或许有人会说,愈专业的内容本来就愈少人接触,而愈世俗化的一般、普及或低俗的内容,本来就愈能讨好社会大众。这好比是专业的古典音乐与世俗的流行音乐一般,前者较少,涉入,但却具有长远流传的隽永魅力,而后者人人皆可哼上一两句,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声。然而,如果从一般社会大众对于占星学的认知来说,情况恐怕会是有点复杂的。比如说,一般人对于紫微斗数或八字命理,我相信九成以上的人,知道是可以用来算命的;而偏偏对于占星学,却把它等同于星座,只是用来看个性,甚至当作是有趣的玩意,那种基于错误的观念所发展出来的星座运势,也成为不痛不痒的媒体版面的点缀品,看了无伤大雅,准的时候发出啊的一声,不准的时候也无所谓。
   这样的一种占星学被世俗化为星座学的现象,并不只是发生在对于专业占星学普遍认识不足的国内,甚至连西洋占星学大本营的西方国家也是如此于是,不少的西方专业占星家发出了深深的感叹而每当占星学遭逢批判时,批判对手老是拿着文不对题的星座话题来大作文章时,更是令占星家头淋冰水、内心滴血占星学的发展至今,何以沦落到这般田地?仿佛天上的星神,再也没有什么神秘或评价可言,已经堕落人间,任人玩弄被玩弄后,还被嗤之以鼻当标榜以心理占星学来作诉求时,占星家们万万没有想到会看到这样星座泛滥的结局--既然占星学强调的是自由意志,那么只要个人的自由意志够强,根本就不需要占星学既然占星学主要是用来透视个性,那么只要有星座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宫位、相位或其它杂七杂八的东西。
   ●古思寻幽
   把话题转到印度。在印度当一位占星家,可说是蛮令人羡慕的。因为在印度,自古以来即认为占星科学这是印度占星家的惯用语,把占星学视为是一项科学研究乃是一门颇为艰深的学问,不但涉及繁杂的天文计算,还包含着对于人生造化的感知与捉摸。在社会上,一般民众晓得有占星学这门学问,而且知道占星学是绝对可以用来算命的,甚至当孩子一出生,第一个要去会见的人--是占星家从取名字开始,到孩子身上所穿载的宝石种类,以及该穿载到几岁,还有穿耳洞和鼻洞、载手环和脚环,甚至孩子一生的种种关卡等,无不请教于占星。
   印度人的这种作法,被许多西方占星家视为是无稽之谈,甚至因此而对印度占星学深感排斥。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至少在印度,占星学获得应有的尊重,而有了尊重,才更足以激发起对占星学进行谨慎的研究与探索;更重要的是,绝对不会让星座学来取代占星学占星学论断上的准与不准,甚至占星科学是否具备足以构成当一门专业学问的条件,这一切是可以进行争议的、思辩的;可是,一旦占星学已经大部份被星座学所取代了,那么即使没有直接宣判占星学已死,至少也算是半死了!
   回头再来看西方占星学。无数占星家的呐喊,正如石沉大海般的只是于开头时起了点涟漪罢了,接下来仍然是静悄悄的没啥回响;呐喊声,被媒体上的种种星座阵容所吞噬了。正当许多有心的占星家在纳闷、悲叹时,另一股足以让占星学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的潜流,早已慢慢形成了。这股潜流--断技巧上的单纯化--同样对占星学构成利弊参半的影响。为了解释上的方便,我以相位论法的正式诞生,来把西方占星学的发展划分成两阶段。
   依据资料,有关相位aspect的说明是:相位aspect来自拉丁文aspicere,aspectum,乃是关注的意思,指的是两颗行星或重要点之间,在黄道带上的角度关系,而且是一组特别角度关系的其中之一。在本命占星盘上,相位是个人特质的建构基础,而一个占星命盘的论断,即是有赖于针对相位所作之探究的扩大引伸。在古文中的相位意涵,其所代表的是闪耀、凝视或出现,是没有价值可言的。而相位在占星学上的使用,是一种神人同形同性论的部份遗留,在此行星是统治者、主宰者,并且具有其住处和宿。因此,行星的相位应该是它们彼此之间如何地相互关注--即,以一种友善的态度或不友善的态度。这可用以解释为何古典占星学家并不注意合相,因为合相是两颗行星位于相同的度数,此情形与其当作是一个相位关系,倒不如当作是一个位置关系。
   德国天文学家。ohannesKepler第一个建构起相位之一般理论的人,并且把它们区分为主要相位与次要相位。主要相位包括了合相,当两颗行星具有相同的黄道经度;对冲,当两颗行星彼此形成对立,亦即当它们是形成了180度时;刑克,当它们是形成了90度时;三合,当它们是形成了120度时,以及成60度,当它们是形成了60度时。次相位包括了45度称作octile,以及135度,30度及150度;72度、144度以及36度,次相位乃是一种相当现代的新发明。托勒密认为只有主相位,他不把合相当成是一个相位,虽然他看待合相就像是一个相位,并且把150度当成是非合相inconjunction,次相位包括了72度等的一群相位,是被Kepler介绍的;30度和150度,可说是已经被  JBeanaptisteMorin所介绍了。
   针对上述有关相位的说明,作三点补充解释。其一,在文中,有一段文字是说:在古文中的相位意涵,其所代表的是闪耀、凝视或出现,是没有价值可言的。而相位在占星学上的使用,是一种神人同形同性论的部份遗留,在此行星是统治者、主宰者,并且具有其住处和宿。因此,行星的相位应该是它们彼此之间如何地相互”关注”--亦即,以一种友善的态度或不友善的态度。这种相位观念,至今仍然保留在印度占星学上,而且被广泛使用着。为了与现今西方占星学上所惯用的相位概念有所区隔,我将其称作相映。这种相映的概念,可作这样的简单理解--作为统治者或主宰者的行星在此指的是行星具有代表各种人事物的征象意涵各有其所属的统治领域这些统治领域,指的是黄道或命盘上的360度的某些特定度数区域,而当锁定某颗特定行星之后,从该颗特定行星来观看其它的行星,就会形成一种视见的角度。在印度占星学上是称作一瞥,而这一瞥可分成全部看到、只看到四分之一、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三。
   在作更进一步的扩展下,如果把该颗特定行星,换成是某个特定宫位,那么当以这个特定宫位为基地,来一瞥其它的宫位时,同样会形成看到全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三等情况。全部看到,即指第七宫只看到四分之一,是指第三宫和第十宫;而看到二分之一,是指第五宫和第九宫;可看到四分之三,是指第四宫和第八宫。就在这种相映概念下,印度占星学建立起宫位彼此互动的基本关系,再配合行星彼此间的敌友关系,形成了基本的论命思考脉络。可是,这种相映论法,在Kepler提出角度相位论法后,逐渐在西方占星学潮流中消逝了!
   其二,东西方占星家皆一致地肯定了合相的位居最重要地位,也因为最重要,所以不妨将其特定出来,有别于其它的相位关系。在印度占星学上,是以同宫来称呼合相。
   其三,自从Kepler建立起相位论法后,整个西方占星学的论断思考模式,即沿着这样的思路一直发展下来,直到甘一世纪仍是如此。这种相位论法,明显地具有讲究精细化的诉求,可把行星彼此间的互动关系,透过角度差距的限制在某一种程度范围内容许度而凸显出来。后续的发展,是相位i论法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在有关运势的论断上,西方占星学几乎仰赖相位来作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判断第一要素。
   再来,回到论断技巧单纯化这股潜流主题上。在计算机不普及之前,占星家必须依据天文知识来绘制占星命盘,其过程是相当费时的,所以不管是否采用相位论法,照样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然而,自从计算机化逐渐普及后,只要应用计算机输入出生资料,本命盘及种种的运势盘,还有各种独特的命盘,皆一一迅速的呈现在眼前,并透过打印,而轻易地绘制了彩色的精美占星命盘。在此情形下,占星家可省去不少麻烦与时间。照理说,应该可赋予占星学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一来,除了与星座的大量泛滥有关外,二来也与相位的论法有关。
   既然透过计算机的应用,可轻易绘制出各种占星命盘,那么整个占星学的发展重点,必然是落置在论断方式上。而偏偏相位论法是一种单纯的角度关系,也就很容易让人留下这样的一种印象或观念--事件的发生,或占星命盘的论断,其实就是两颗行星彼此间所形成的相位关系。有了这样的一种简单概念后,有关行星的落入宫位或星座的论断,不妨来个同理可推,采用单一行星落入单一宫位或单一星座的方式来进行论断。于是,整个占星学的神秘特质,至此完全破产--或者说,原来占星学的论断,就这么简单就在这种这么简单的感觉下,各路占星家纷纷亮相,打着无师自通的旗子,开始执业算命,甚至登报招生,一下子就成占星学老师。素质的参差不齐,令人看了眼花撩乱。也因此,尽管不少的占星组织,希望透过各种管道的宣传与呼应,让占星学得以如同心理医师一样的可获得认可而成为正式职业。但却由于素质的难以评定,所以仍然没办法取得全面性的职业专长肯定。
   在整个西方占星学研究领域里,外有星座庞大错误观念的世俗势力在阻挠,内有太多无师自通的占星家在依循着简单论法混迹其中,其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也由于这样,可看性较高的占星学书籍,已很难看到了。目前市面上所能见到的占星学书籍,内容实在是大同小异。而在论断方式的说明上,也几乎皆是那种简单讲法一一一行星落入单一宫位有何征象?单一行星落入单一星座有何征象?一颗行星与另一颗行星产生何种相位,就有何征象?
   ●飘逸飞渡万重山
   在对占星学有一定的深度了解后,自然会晓得占星论断并非某个相位的形成,就会发生某事如此之简单,而是应该进行统合性的论断。然而,问题是如何进行统合?在这方面,东西方占星家没办法达成共识也不可能达成共识因为占星论断毕竟深具个人色彩,各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与独特经验。这其中,特别是涉及到占星家个人的直觉与感受问题,甚至与临场论命当时的心境有关。于是,与其谈如何建立起一套颇具有科学性的占星论断陈述过程,倒不如像大部份印度占星家一般,把占星科学之其中的科学两字,视为是一种精神,讲的是对于占星学的执着、探索与求解,而无意去拥抱确立一定准则及力求同理可证的科学方法的大腿,也因此更没有必要去建立占星的任何统计证明,只因为行星的组合是无数的!每一个占星命盘,皆有其独特的心灵存在其中!心灵无法量化,也没必要量化!
   当把占星命盘视为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不只是心理的解析,那么就不免会涉及到两方面:一是,有关其它知识领域的涉略,在吠陀的六大知识领域里,占星学是敬陪末座,只因占星学有着浓厚的术的蕴涵,需要其它五大知识领域来进行人格的陶冶与心灵的提升;二是,需要建立起占星学论法的体会过程,这种体会过程,讲求的是品味于天体的玄奥及宇宙的神秘,而不是表列出占星论命的注定性秘诀。
   这样的体会过程,乃是东西方专业占星家所追求的,同时也唯有透过这样的玄妙体会,才能真正感受到占星学的秒缔所在。在这方面,西方占星家采取两种途径--其一,乃是沿着相位的论法前进,并借助于天文学上的知识,力求占星命盘之立体空间的呈现,然后进行多种因素的整合考量(相位是占有最多份量)比如,也考量到平行相位,以及把多组的相位关系串连起来;其二,是采用宇宙生物学,即汉堡学派占星学(UranianAstrology)的论法,这种论法完全舍弃星座,只保留一个白羊座了度的点,并以均点树的串连,来感受于命运的呈现。
   UranianAstrology是创立于二十世纪初期,而后历经近一百年的发展,逐渐在占星学领域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甚至在二十世纪末时,可说是已经坐上专业占星学的首位。尽管UranianAstrology尚有不少争议之处,但何以这种均点树的论法,足以吸引专业占星家?当把这种论法,拿来与印度占星学作比较,即可感受到,尽管在外表上这两种论法差异甚大;一方是完全舍弃宫位制,而另一方则是完全仰赖宫位制;但其内在精神却相当一致,透过高难度的感受于多种因素的互动与串连,来捉摸于命运造化的玄机!
   在UranianAstrology逐渐取得西方占星学论断的主流地位时,相位论法也逐渐被包含入均点论法当中(均点的概念,可说中点概念的广义解释)其影响所及,或许有助于澄清相位的真正意涵;亦即,把凶相位从专业占星家口中的硬相位,改称为行动相位,而把吉相位从专业占星家口中的软相位,改称为思考相位。更重要的是,一旦诉求于均点树的论法,占星学的论断就不容易掉入论断技巧单纯化里去,因为所需要同时品味的因素,已不止于单一行星对单一行星的关系,而是多组因素关系的平行整合。
   在西方占星学的如此发展趋势下,无疑地心理占星学已经没落了!整个占星学的发展走向,是应该回归到事件的预测,而不应该与心理学家抢饭碗,同时更应该树立占星学这样的一门学问,与其它学术学科之间的明显差异。伴随着这样的走向,占星家也就更强调行星彼此间的神秘互动,进而抛弃星座所具有的个性诠释内涵,把星座所代表的个性特征转而落实在行星身上,并从行星本身所代表的个性征象,来串连起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后果。换句话说,事件的发生,可以不必然与个性有所牵连,亦即怎样的个性与会发生怎样的事件之间,是有所落差的,同时事件的发生在与个性完全无关的情形下,甚至会反过来对个性的形塑或改变产生影响,这其中的奥妙与关键,乃是决定于行星身上,而不是在于星座!也因此,UranianAstrology的论断方式,不需要有星座,甚至连宫位也不用,只保留四个基本点。
   明显可见,专业占星家所真正追寻的是行星彼此间的神秘互动这种神秘互动关系,东西方专业占星家普遍认为,或许透过某种数的组合,可解开谜题。于是,UranianAstrology采用均点的数的切割方法,而印度占星学则是透过各种分盘的数来进行切割。这两种切割方法,都是多层次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至于星座,其所扮演的角色,正如同它本来就是黄道带的意思一样,乃是一种标志行星位置的坐标,是一种空间的意涵,有赖于行星的映像来赋予它空间意义,然而行星的如此之映像,其观察重点并不在于对星座起何作用,乃是在于行星如何透过对星座的映像,而相映于其它行星进而产生行星彼此间的神秘感应!相位可说是相映的细致化,而均点可说是相位的细致化。相映的特色,乃是在于凸显命格的高低;相位的特点,则是着重于运势的机缘;而均点的独特,是反应在对单独事件的拿捏。
   以上的开场白,恐怕有不少人看了会雾茫茫在此,我只能说--占星学绝对不同于星座学这样一系列专业占星学书籍的撰写,其所标志的目标追寻,乃在于传达最新、最专业及最具有国际视野的占星知识。我通常是利用半夜时分写作,独自一人在静悄悄的山里,想着--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会有不少中国占星家的诞生!而这些中国占星家脑海里所思索的占星论断方式,以及所感受到的占星微妙,绝对不会是过度简化的因素呈现--这等同于是对整体生命的简化、对个体心灵的简化!但愿、或许,一切皆归诸于缘!
二、吠陀星声闻
   超灵是所有感官的始源,但他是没有感官的。虽然他是所有生物体的维系者,但他却是不依附的。他超越自然的型态,同时他是所有物质自然型态的主人。--《博伽梵歌》第十三章第十五节
   ●冥冥中的神意
   印度--神秘的国度,同时也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古文明,就是在印度这块土地上发展起来的。从地理形态来看,通常是被视为呈三角形;其实不然,应该算是东南较宽,西北较窄的不正四角形。其大体轮廓,西北以斯利曼连峰,邻接阿富汗斯坦及耶路斯坦,东北方以雪山系接于西藏,西南可望阿拉伯海,东南可望孟加拉湾。以此境线相围而形成全土,所以四方皆以山海围绕,与他国全然隔绝。于是诞生于此的文明,在许多方面上,皆保存着印度一流之特色。
   多伊森(pauldeussen)从文明史的角度,把印度划分成三个区域。先以注入阿拉伯海的印度河河口为起点,向注入孟加拉湾的恒河河口画一直线,此线即为不正四角形的对角线,将印度分成南北两个三角形。北方为痕都斯坦平原地方,南方为由德干高原至科末林岬的半岛地方。再于上方三角形中,以兴都克什山为顶点,向其底边画一垂直线,此垂直线遂贯穿马尔他拿沙漠,在这沙漠的西方,为五河地方,东方为恒河平原地方,进而形成东西两个三角形。于是,全印度的形态就被画分成三个三角形。第一,以西方印度河为中心的五河地方;第二,为东南恒河平原地方;第三,为频都耶山以南的半岛地方。这就是印度文明发达的三大中心。印度文明,初期是兴起于五河地方,然后东渐而移入恒河地方,最终发展至半岛地方。
   以上所提的三个文明发达中心,在印度占星学的发展区域划分上,第一个地方称为北印度,第二个地方称为东印度,第三个地方称为南印度。在这三个地方,各自发展占星学,各自拥有不一样的占星命盘格式。其共同特点是,皆采用方形的命盘,不同于现今西方占星学的圆形占星命盘。作为吠陀知识分枝之一的占星学,最早的起源是在北印度。而雅利安民族即是从印度西北的狭道进入,并定居于五河流域而开拓了印度文明。同时,北印度可藉由地理之便,而与阿拉伯地方产生连系,进而透过阿拉伯地方接触到其它古文明,这对于古代东西方占星学交流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北印度的这种占星命盘格式,不但在印度被相当普遍采用,一直留传至今,就连中世纪时的阿拉伯及西方的某些占星家,也是采用这种占星命盘格式。但基于国人的习惯考量,往后的举例解说,一律采用南印度的占星命盘格式,因为这种格式看起来与紫微斗数的命盘较相似,只是方向反过来而已,使用起来比较习惯。
   印度古老文明的萌生与发展,是先经历天然神话时代(公元前1500~1000)然后再进入婆罗门教成立的时代(公元前1000~500)。而印度在宗教的呈现上,不同于一神教,乃是多神崇拜。这种现象,可说是起源天然神话时代,是一种万物有灵有神论的反映,而且这种宗教仪式一直被保存下来。从印度占星学上来看,这特别是反映在星座上。当每一个星座在30度的情况下,被进行多种数的切割后,就会形成各种星座区间,而在赋予这些区间征象意义时,由于受到神话的影响,每一个区间就有了一个主宰神祉。比如,黄道带上的甘七宿,就是由甘七位神祉来统辖,而这些神祉更在神话及某种政治动机的促动下,被界定为神魔人三大类,并具有吉性、凶性和中性等特质。于是,印度占星学透过与神的连系,而与宗教有了脐带相连的共存现象。
   在印度的天然神话时代,宗教与哲学皆被包含在神话底下,并且起初时候是相当紊乱。而到了后期,较统一的看法与论点才逐渐形成,这特别是反映在有关宇宙人生起源的认定上,同时宗教制度也渐渐确立。在天然神话时代,最重要的代表著作是《梨俱吠陀》,可说是最足以代表印度古文明的圣典,其完成前后历经数个世纪。在婆罗门教里,最重要的三大文献,乃是《吠陀》(veda)《奥义书》(upanisad)和《薄伽梵歌》(bhagavad-gita)。在《吠陀》里,其所表现出来的观点,乃是认为每一种自然现象皆有神灵在背后操纵着,山有山神、雨有雨神、火有火神、水有水神等,这样的多神论,与人民之间可说是具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毕竟这些神祉,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当这种神话思维被引入占星学后,占星学无疑地被当作是天学!同时也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密切关系。
   随着文明的启蒙及向前迈进,从原始的多神宗教崇拜,逐渐进入了形而上的哲学思想,这时候是以《奥义书》来作为时代的代表。《奥义书》强调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柢,乃是清净的“梵”。它作为一个最高的原理或法则来统御宇宙万物的运行,“梵”Brahman成为《奥义书》中最重要的观念,它是一种形上原理,印度人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四时的运行、昼夜的交替,都有一定的次序,而“梵”就是这些运作背后的总原则,但它并不是一个具有位格的神。
   虽然在《奥义书》流行的时代,尚有很多神灵供人祭,但可以说,已开始脱出对各种神灵的膜拜,建立出一种形而上的原理,这意味着人从宗教到哲学的转向。
   到了《薄伽梵歌》,其中心思想与《吠陀》和《奥义书》虽有不同处,但亦有综合该两书思想的迹象。它提出三位一体的概念,那就是“梵天”Brahma。梵天与梵不同,梵是《奥义书》中的一种形而上原理,而梵天除了包含梵的意思外,“天”一字即有神的意思,也就是指居住在天界的神灵。所以,梵除具有形而上原理的意味外,亦具有神的位格,它把《吠陀》崇拜的神灵和《奥义书》所确立的形而上原理的,加以综合而成,一则是梵,一则是天,神梵合为一体。虽然梵天的地位至高无上,但它也有一个渠道与人沟通。印度占星学就是依循着这样的宗教与哲学的发展脉络,而随着时代的演进一步一步建立起来。整个印度占星学的思想内涵,并没有脱离这条轨迹,即使在论断的整合方式上,也是深深刻划上梵天的印记。只是,由于占星学涉及到天文历算,所以更具有术的意味。也因此,印度占星学与西方占星学来作比较,可说是更深有玄学与神思的特质。
   当然,一种哲学思想或一门学问,并非在开创时就已然建立了丰富的内容,而是需历经岁月的流逝与众多智者的投入,才会慢慢丰硕、茁壮的,印度占星学自然也不例外。从天然神话时代到婆罗门教时代,印度占星学在所谓的婆罗门阶级里,被慢慢整理、开创出来。至今,印度占星家仍然视占星学为吠陀的六大知识之一,这六门知识,分别为一、Vyakarana语法,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二、Siksha教导,是作为语言的训练;三、Kalpa方法包括讨论及研究方法与态度;四、Nirukta语源学处理文字及其意涵;五、Chandah是音乐、节奏的科学;六、Jypwtisha占星学,天体之光的科学。这六门知识,同时也代表着吠陀的六种器官,Chandah是吠陀的脚,因为它意味着秩序、持续及停止;Kalpa是吠陀的手,因为各种安排、形塑及技巧,是由手来完成的;Vyakarana语法是吠陀的嘴,乃是声音的持续,以及是语法的结果表述;Siksha教导是吠陀的鼻子,因为它涉及音调、语调;Nirukta语源学是吠陀的耳朵,因为它涉及深入了解意涵与意图;Jypwtisha占星学是吠陀的眼睛,因为星体的影响是呈现在数字、图表及计算等上。所以,印度占星学通常可称作HinduAstrology,或VedicalAstrology,或JoytishAstrology。同时,印度占星学也与各种宗教修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阿修罗万岁万岁万万岁
   吠陀veda的意思,是智识之意。婆罗门谓此乃古圣人受神之启示而诵出,悉为神智圣智之发现,故有此名。也可这么说,吠陀是他们婆罗门讨的一些家族口头创作并流传、结集的。这是他们用自己语言作出的虚构的世界的知识。中国的译名有毗陀、皮陀、韦陀、围陀、违陀、违陀、辟陀、吠陀等音译,也有智论、明论等意译。吠陀共有四种,即梨俱吠陀、夜柔吠陀、沙磨吠陀和阿婆吠陀,世称四吠陀。
   有必要说明的是,在《吠陀》中的记载,虽然充满着敬神的意味,特别是对属于天界的神,更是膜拜有加,同时《吠陀》也针对宇宙的起源及发展作了说明。但从占星学的角度来看,其实是没什么有关论断的参考资料可言。因为《吠陀》,基本上是不预言而下命令。事实上,祷告和诅咒都是一种命令,由词形的变化可知。因此,印度占星家之所以自称印度占星学为吠陀占星学,主要是把吠陀视为是智识的代名词,这同时也表明了占星学乃是一门知识,是属于智识其中的一个方面。
   从《吠陀》中,可知悉与宇宙有关的智识,乃是被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这少数人其实就是当时的统治阶级。从时代来看,大约自公元前1000年至500年期间,雅利安人大略已征定先住民族,而将其归顺者列为奴隶,未归顺者驱逐于南方。然后,逐渐往恒河地方扩展,直到占有整个恒河地方为止,同时也建立起社会制度--世袭的四姓制度;包括了专门负责宗教的婆罗门族Brahmin、独占政事军事的王族Kshatriya,刹帝利族,以农工商为专业的吠舍族Vaisya和以劳力并供使令为专务的首陀罗族Sudra。在占星学上的二十七宿中,对于社会阶级的划分,除了保留原来的四大种姓外,还增加了屠夫阶级、仆人阶级和最低阶级等三种。这是由于后来的发展,形成了更细的社会分工现象,于是从吠舍族和首陀罗族当中,再进行阶级的分化。这同时也表明了,印度占星学是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被开创、增添而形成的,刻划了历史的痕迹。
   《吠陀》的相关知识,主要是被掌握在婆罗门族和刹帝利族的手里。比如,约公元六世纪时,有位著名的印度占星家KalyanaVarma,他整理、批注及撰写了一本占星学著作“Saravali”而他本身就是统治着印度Vyaghrapada这个地方的一个国王应该说是一个部落的酋长。大约成书于十五世纪左右的印度占星古典著作JATAKAPARIJATA可说是集大成者,乃印度占星家必读之书;有关该书作者的资料很少,只知道他是印度伟大学者VAIDVANATHADIK***A的儿子,其作者在开始时就说我来自于学习占星学的家庭。由此可见,到了十五世纪的时候,尽管许多的印度占星派别已形成,但占星学的学习,还是受限在少数人上,甚至有很多占星派别是如同佛陀当时开示众生的迷惘一般,采取口授相传的方式,缺乏文字的记载,导致往后许多占星派别的内容失传了,只留下残缺不全的片断说。
   尽管许多印度占星派别的内容失传了,但还是有不少的资料被保存下来,这多半是以批注的方式编辑而成的,并加入了批注者的个人意见。这种情形,就如同《易经》有后人为其作注解,而《吠陀》也有奥义书来作批注一样。然而,从溯源的角度来看,那些最原始的占星典籍,或者说印度占星学上的那些种种观点和论法,到底是如何开创出来的?这个答案,在印度占星学的发展历史里,可从《吠陀》的观念,引导出天启的说法,亦即占星学乃是古代智者、圣人受到天启所开创出来的。这样的解释,等于表明了占星学是神界透过智者、圣人而流传到人世间的。
   智者,并不是雅利安人的专利!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五河地方之前,先住民中也有智者的存在。即使后来这些先住民被雅利安人所征服了,但在先住民中的智者,其智能不必然就一定输给雅利安人中的婆罗门族。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雅利安人入侵北印度之前,其实在五河地方早就已经有了文明的萌芽,而当雅利安人进入后,不但以武力继续征服印度其它地方,同时也吸收了先住民的文明内涵,然后开创出以雅利安人为主的印度古文明。学者B.KGhosh曾申论:印度雅利安社会,虽然最终变成了提婆教占统治地位,但与印度波斯社会来作对比,则后者仍是阿修罗教占优势,而阿修罗这个名词,也许是从一个较高文明借来的亦即在婆罗门教尚未完全确立其宗教规模之前,阿修罗教的观点是更普遍地在北印度盛行着,甚至有人认为,今日仍生存在中印度地方的阿修罗部落,可能就是古印度文献中所记载的阿修罗。
   在《梨俱吠陀》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啊!因陀罗您使用神变幻术打败了那些神变专家mayavin、他们将献祭物品往自己的嘴里塞;您,人群的保护者,摧毁了比布鲁popru的城市,拯救了维吉桑人(Vijisan,意指行直道者)使他们免于强盗的摧残。Mayavin照字面来说,是幻术魔力或诡秘技俩的持有者、操业者。在此,指的就是阿修罗,因为在《梨俱吠陀》中,maya(神力、神变、幻术)乃是阿修罗所特有的本领。而由于雅利安民族在征战的过程中,最后获胜了,所以因陀罗成了伟大的天神,而阿修罗却变成了恶魔的代名词。
   把关注的焦点,再回到印度占星学上。由上可知,印度占星学的内涵,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即使在最早的开创阶段,也并非是雅利安人的独创产品,而是融入了印度先住民的文明内涵,进而在占星学的思想呈现上,有着太多的非雅利安色彩。在婆罗门与阿修罗之间,其反映在占星学上的思想争议,主要是表现在现世与来世的区别,也就是说到底有没有轮回占星学的存在?先要有轮回的观念,才有轮回占星学可言。而一旦涉及轮回,自然就有前世、今生与来世。虽然,后来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轮回的观念占据了印度大部份人的心灵,连诞生于印度的佛教,也诉求着对于彼岸的追寻,来作为解脱的终点,希望就此摆脱轮回而成佛。但从某些原始资料来看,主张追求现世的顺世论,其实在印度古代是相当盛行的。上面所提的阿修罗,他们将献祭物品往自己的嘴里塞,等于是在祭拜自己,而凸显了对于己身及现世的特别看重。可见,在思想差异的情况下,并非所有的印度占星学派别,皆强调轮回因果法则,而是应该进行分别的看待。亦即,虽然轮回占星学乃是印度占星学的一大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排斥轮回占星学的对立派别。
   从印度占星学的内容上来看,许多观念和论法的开创,应该不是雅利安人的贡献。因为尽管声称占星学乃是透过天启而获悉的,但这仍然无法抹灭一个既定的事实,亦即占星学的蓬勃发展,是需要仰赖于复杂的天文计算;同时,在印度占星学上所开创出来的各种论法,更是增添了许多非天文学的纯占星复杂计算,比如各种分盘,以及行星力量的估算等。而雅利安人的特点之一,是对于时空概念并不强调,所以很少留下详实的历史记载,也很少刻意去标志出时间。比如,佛教的追求证悟,乃是一种永恒的概念,即使把证悟当成是宇宙的真理,这种永恒的时间性,是不强调某一特定时间的。而占星学的基本应用,其实就是采用星象符号来诠释时间的奥秘,而且这时间的奥秘,主要是落实在出生时间上,进而推演至人在现世的一生际遇。
   于是,我们可对印度占星学的思想背景及发展历程,有了这样的一个轮廓--在印度这块土地上,由于种族与部落的繁多,所以产生了差异颇大的思想内涵,同时也造成了占星学派的林立,并且基于占星学的发展,有赖于针对时间与天文进行复杂的计算,以及有着讲求现世趋吉避凶的观念,不同于追求来世的思维。所以,印度占星学蕴涵着许多不同于婆罗门教与佛教的观点,反而是与原始的印度数论及密教更为亲近。而后,在历史的长河里,占星学这门普遍受到印度人尊重的学问,在政治的现实下,成为婆罗门教的重要知识,同时也被赋予婆罗门教的宗教思想,建构起在相互矛盾中进行统合的独特玄学体系。到了近代,凡是有丰富资料被流传下来的印度占星学派,成为目前印度占星学的主流。而最后到了现代,由于许多占星资料的公开,并在历经诸多检验后,淘汰了不少不正确的资料,让印度占星学逐渐有了共识,同时也吸收了西方占星学的部份特色;但基本上,还是维持着印度占星学的独立论断体系,而与西方占星学分别立足于东西方两大占星阵营。
   ●日月争辉
   印度,留给一般人的印象,除了贫穷、落后外,比较明显的就是那种阶级分明的社会制度,仿佛让人觉得一生下来,若是天生注定为属于低级阶层,那么恐怕一辈子都难有翻身的机会。或许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社会制度背景,所以印度占星学散发着浓烈的宿命论色彩,几乎是完全以世俗上的现实生活事件,以及人生际遇的高低起落,来作为论断的重点。其中,虽然也有不少内容是谈及个性,但这样的个性描述,其最后的推论重点,乃在于诠释个人与家人、亲属或朋友之间的互动,有着相当明显的现实人脉往来的考量。于是,可以这样说,虽然印度占星学的论断统合过程,在训练的过程中,相当具有神思与冥想的特征,甚至需要发挥强烈的直觉力,但其最后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却是相当世俗的。这大部份是归于社会因素使然。
   更世俗点来说,当一般印度民众对于算命的结果,所期待的是想要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在阶级上有所提升时,自然印度占星学会跟着人民的需求在走,进而发展出适用于求问者的论命体系及关注重点。在印度占星学上,有一种九分盘(Navamsa)这种九分盘被视为是与出生本命盘拥有相等的重要性。在一般的看法上,九分盘是用来论断配偶的。可是,当从社会意涵来作观察时,却具有更深一层的涵意。九分盘所代表的有关配偶之论断,其实是意味着社会阶级的论断。因为在印度这样的社会制度下,想要在阶级上有所提升,并不容易;其最迅速的办法之一,就是透过配偶而提升自己的阶级,亦即等同于是在论断有没有机会与一个阶级高于自己的配偶结婚。另外还有一个提升阶级的办法,那就是透过自己的才能,获得掌权者的垂青,进而被恩赐阶级的提升。于是,我把九分盘视为是一种人际接口的机缘盘,不同于出生本命盘的命宫盘,也不同于以月亮当命宫的身宫盘。从这样的社会文化角度来看,西方占星学之所以发展出心理占星学,其实正可以显示着西方文明对于心灵空虚、茫然与漂泊的恐惧这是科技文明所导致的严重疏离感,所以才渴望着了解自我、追求自我及掌握与肯定自我。
   在印度,由于有这样的一种让人难以翻身的社会制度,所以当佛陀以博爱及普渡众生的宗教立场来宣扬佛教时,自然与婆罗门教形成强烈的对峙情势。最终的结果是,婆罗门教在历经分裂、衰败后又再度复兴,进而成为现在的印度教。而佛教反而在印度近于绝种,最后是盛行于南传或北传佛教。也由于婆罗门教的势力及影响,一直在印度占据着决定性的重要地位,所以整个社会制度的改变相当缓慢,连带地在思想层面也是如此,其影响所及,反映在印度占星学的就是还充满着浓厚的古典气息,让我们得以看到许多古时候的占星学真实面貌。
   印度的社会制度之所以还保留着浓厚的传统色彩,主要原因是与其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有关。正式加载册籍的部落,形成印度人口中相当大的一部份。按照1951年的普查,他们的人数达到一千九百多万。每一千印度人中有五十四人是属于部落社会。各部落民族生活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从食物采集和猎,经过迁徙开垦,到定居梨耕。比罗人和山地马里亚人依靠采集食物和打猎谋生。拜加人、保里山布伊亚人、朱昂人、和库蒂亚坎德人是游移的垦殖者。蒙达人桑塔尔人和奥昂人基本上依靠长远定居耕种以谋生计。那加人已经发展了一种梯田耕种系统,利用精心设计的人工渡槽来进行灌溉。其中,还有些部落,如昂格人的部落,实际上是赤身裸体到处行走。除了这些少数的部落居民外,还有大批的农业及初级产业人口,真正生活在现代都市化社会里的人口,其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因此,目前的印度占星家,主要是指两种人,其一是大学里的教授,专门教导天文、占星及其相关知识,印度占星学的英译本即是出自这批占星专家的整理与编辑的;其二,就是在民间执业的占星家,执业范围包含了相术和占卜等,遍及各部落、各乡村及各都市。
   把历史的镜头拉到吠陀时代,用以观察印度某方面的社会制度的成因,以及其在占星学上的反映。当雅利安人入侵并逐渐扩展其势力后,以征服者的姿态建立了阶级分明的社会制度,并把许多的先住民驱逐成居住于部落中。而在这些先住民中,其文明发展较早者,其实已经进入了农耕生活形态,并且是属母权社会形态。进入印度后初期的雅利安人,仍维持着本来的畜牧生活形态,是属于父权社会。在原始的农业生活里,牛是很重要的,同时也是财产多寡的象征,所以在印度古典占星学上的论断财富,是以可拥有多少头牛来作为计算的标准。
   当入侵的雅利安人父权社会,与先住民中文明较高的母权社会发生冲突时,自然会采取压抑母权的作法,并将其纳入社会制度之中,甚至形成了多婚、童婚和寡妇殉夫自焚的社会现象。印度多婚制的原则得到的最好的解释,是渴望一个移植的父权组织社会,将男性优越观念强加于妇女,她们的独立自信精神在母权组织社会的古老传统中根深蒂固,因此多婚制似乎是靠强加给她在婚姻关系上的社会低劣感,以降低女性社会地位的一种手段。而与 其它也发生过父权与母权斗争的国家比较起来,印度的婴儿结婚特别风行,也是如上所举关于多婚制同样的解释。亦即,同样是在削减母权,甚至把女人当成是男人的财产,而用牛羊来进行婚姻买卖。
   印度妇女地位每况愈下的这种情景,泄露了明白可见的要使她屈服于男人面前的倾向,在对待寡妇方面,这种倾向执行得太过火了。寡妇时常被迫剃光头发,照例禁止使用床,必须睡在地面或木板上。不能嚼槟榔,一天只许吃一顿饭,必须严格遵守一切规定的斋戒。她只穿白衣服,脚上没有玻璃镯子,没有装饰品。她要服从许多其它限制,给家庭当一般的苦工,印度人说寡妇是半个死人。她不许做家人的饭菜,一个寡妇无权要求丈夫财产的任何终生所有权。将寡妇与丈夫尸体一起焚烧,在这种情况之下,只有一步之差。如果我们考虑到那种生活一无所有,除了羞辱之外,没有任何目的、目标或幸福,不但受迷信恐惧的压抑,而且时常被全家所厌弃,这就是拒绝自焚的寡妇所面临的生活。反之,在这种燃烧的火焰中自我牺牲,不仅被认为是给家庭名誉带来光彩,而且对于自杀的妇女的灵魂,也是永恒的幸福。寡妇的悲惨处境,在将她活活的与已死丈夫的尸体一起焚烧的风俗习惯中,被加强到了顶点。本来这种习惯对于雅利安前的印度,正如对雅利安社会是一样陌生的,它是在原始母权与移植来的父权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中所演化出来的,由后者的宗教组织规矩作为压服前者的一种手段。
   在这样的社会情景下,也难怪在印度古典占星学上,对于死亡的预测特别注重。男人固然渴望着能够活得长命百岁,女人更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比自己早死。同时,也对于男人的偷腥的预测特别重视,许多的预测是在于说明男人可拥有几个老婆,以及会不会去偷老婆以外的女人,甚至预测会不会与有亲戚关系的女人发生性关系。这样的预测内容,无疑地点出了对女人的轻视。而更严重的是,整个印度占星学的预测重心,是落置在男人身上,亦即占星学主要是用以预测男人的一生,印度占星书籍一律以他来作称呼,其中的配偶,是专指太太。到了很后期,才有女命专论,但所占的篇幅相当少。而把配偶解释成包含太太与先生,是现代印度占星家加上去的,不是本来的意思。
   在占星学上,是以两颗发光体行星最为重要,亦即就是太阳和月亮。其中,太阳代表男人,月亮代表女人。从黄道十二星座的划分与应用来看,西方占星学无疑地深具父权征象,是以太阳为基准,以太阳的运行周期来作为黄道带的划分基准其实是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所以形成了十二星座的体系。而印度占星学,虽然同样肯定了太阳的作为生命力源头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论断上,却采取了以月亮为主的思维法则,进而在黄道带的划分上,是以二十七宿为主,并从二十七宿的划分当中,开创出不少的预测体系,相当著名的NadiSystem就是奠基在这样的思维之下;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抽离了以月亮为基准的二十七宿体系,印度占星学没剩下多少内容。
   从文化意涵来看,由于印度占星学特别看重月亮,所以相对于西方占星学来说,其对于内心生活的注重,是更明显的。因为太阳是主宰着外在的个性显现,而月亮则是主宰着个人的精神与心智作用。而从以月亮为主的占星文化角度来看,就可知道何以被认为是经济落后的印度,却在精神、心灵活动方面特别凸显,成为重要宗教的发源地。反观现代的西方占星学,几乎全面性地以纯技术面为主,强调科学方法,讲求肯定答案的出现及统一的适用性,甚至试图透过统计量化分析,来取得更为精细的结果。在西方占星家里,除了DaneRudhyar常谈及哲学性的问题外,其余的占星家几乎全是以技术取向为主。而当阅读印度占星书籍时,条列式的预测提示,表面上看起来也是以技术面为主,但一来由于占星学是被归属在《吠陀》的知识体系中,二来其所采用的是星组(Yoga)的感受法则,所以与西方占星学的纯技术取向之风格,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当特别凸显月亮的重要性时,其实等于是在落实阴性法则,这是母权社会的遗留。可以这样说,在印度既定的社会制度下,引发一般民众对于命运的感到无奈与衍,进而诉求着论命结果的走向世俗层面;然而,在占星命盘的建构、精神与运作上,却显示着阴性法则的位居主宰性地位。这表示了,虽然雅利安人的父权社会最后征服了印度,但非雅利安人的母权社会的影响力一直存在着,甚至在占星学体系里发挥强大的影响力,直今还是以月亮的重要性胜过太阳,来作为其基本的论断出发点。这种父权与母权的门争,不但是反映在行星的主宰权上,同时也反映在男神与女神的地位争夺战上,而作为世界上深具独特色彩的印度占星学,偏偏与众多的神关系密切,可透过印度占星学,来观看这场从地上的父权与母权之争,进而延伸到天上的男神与女神之争的面貌。这一切,正反映出占星学是人世间与神界之间的沟通渠道,地上的种种社会生活面貌,被落置在天上的星体意涵上。于是,不管印度占星学是否可以作出准确的预测,只要印度占星学的这种精神、功能与角色不变,印度占星学势必如同天上的 恒星一般,永远、永远、永远留传下去

三、星海东西会
  不可以眼见,亦非语言,不由余诸天,苦行或业;唯由智清净,心地化纯洁,静定乃见彼,无分是太一。 --《蒙查奥义》书第三卷上篇八
  不一样的星空、不一样的呢喃整个世界性的占星学,发展至今,可分成东西方两大体系,分别代表着恒星时系统(S]derealzod]ac)和回归时系统(trop]calzod]ac)。这其中,当然也有其它体系存在着,比如阿拉伯占星学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然而其内容却分别被西方占星学和印度占星学所吸收了;在西方占星学里,所应用到的阿拉伯占星学内容并不多,但在北印度,却是充分吸收了阿拉伯占星学的论断精华。而中国占星学,自古以来,资料的记载是以与政治和自然灾害有关的[世俗占星学]占有绝大多数的份量(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开元占经);在有关个人命运的预测方面,则还是脱离不了印度占星学的范围,直到西方传教士于明末清初时到中国后,才真正算是引入了西方占星学的内容,并且结合了传统的八字命理概念,在著作上可以天步真原和果老星宗来作代表。在西藏占星学方面,大部份还是印度占星学的内容,尤其是在有关神方面,更是受到印度占星学的影响,同时也掺杂了少部份的中国占星学内容。
  就印度占星学本身来说,虽然是各派林立,但到了约十五世纪左右,大致上已经建立起基本的论断体系,往后的加加减减,并没有脱离这个基本的论断模式。关于印度占星学的整个论断思维(指的是论断技术层面)我个人的看法是--印度占星学为一种建立在恒星时体系上的星体坐标认知,并透过冥冥之[数]的共鸣感应,来建构起行星与行星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赋予各种论断因素,可随处境(指的是行星的位置,以及行星彼此间的关系)之不同而变换其吉凶特性,而且针对行星处境来进行力量与吉凶的计算,加上结合诸多占星前辈所留传下来的星组(Yoga)经验累积,进而确立了一个人之一生的命格高低、吉凶祸福和运势演变。
  针对上述的个人看法,往后会作更深入的解析与探讨。在此,先提出一个重要方面来作说明,这个重要方面即是(宫主星)。由于岁差的关系(有关岁差的说明,请参见下一章)东西方两个占星体系,其宫位的宫头位置是很可能会落在不同的星座位置上,进而导致宫位宫主星也有所不同。在西方占星学上,由于后来的发展广泛使用星座,导致宫主星的论断逐渐趋于没落,甚至许多现代的西方占星家,在本命的论断上根本就不谈及宫主星,而使得宫主星在西方占星学里,最广泛被使用的是在卜卦占星学(HoraryAstrology)。许多的现代西方占星家,是把宫主星当成是在论断某一宫位时的进一步线索。可是,这样的进一步线索该如何来应用呢?在这方面,西方占星学可说是缺乏深入的探讨。
  采用宫主星来作论断,可说是历史相当悠久;至今,宫主星的论断在印度仍然使用的相当普遍,而在西方反而渐渐打入冷宫,不免让人感到怀疑--回归系统的宫主星,其实用性比不上恒星系统的宫主星?而就印度占星学上的宫主星论断来说,根本不是进一步的线索这样的概念,宫主星是行星内存的一股力量,它除了带有宫位的特征涵义外,更可透过宫位而被赋予某种程度上的吉凶认定,同时也透过宫主星,而建立起宫位与宫位之间的互动;然而,最重要的三点是,一为宫主星与征象星之间的关系;二为宫主星与位置星之间的关系;三为宫主星与所落入之星座区间的宫主星之间的关系。在西方占星学上,通常是只涉及到第一点,在较早期的西方卜卦占星学书籍上,可看到少许的第二点应用,至于第三点,则是印度占星学的独家产品。基本上,宫主星是一种飞出的现象,所以又可称作飞星;而飞出,其实就是意味着穿梭,而穿梭不能被认为是尘埃落定,所以在印度占星学的论断上,宫主星通常是不能单独尘埃落定而针对某一宫位提出推论的,它是需要依靠其它行星的[相映]来取得推论的预测结果。这样的宫主星论法,大量的被记载在印度占星学的星组火(Yoga)里。
  再来看西方占星学的面貌。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西方占星学与印度占星学一样,已经取得了基本上的一致性,所以统称为西方占星学,标志着西方文明下的产物,被打上西方文明的烙印。至今,从流行的趋势来看,可把西方占星学分成三条路线--,其一,低俗的星座路线,号称星座学;其二,一般的传统占星学,可称作[西方占星学]或[西洋占星学];其三,汉堡学派占星学,或称作宇宙生物学。第一种,不用多谈,基本上我将它界定为是一种休闲性玩意,有其娱乐性效果,同时也可当作是一种社会现象的观察指针,当愈多人相信单纯的星座可以算命时,就表示这个社会的愈缺乏,辩能力,第二种和第三种合起来,统称为现代占星学(Modernastrlogy)。所谓的西方占星学,其所指的是一般的传统占星学。这样的传统的西方占星学,指的是建立在回归时系统上,依据行星的落入星座与宫位,以及行星彼此间的相位关系,所建构起来的论断体系。在论断上,可切割成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行星的落入宫位与星座,第二个层面为行星的相位关系。整个占星命盘上所呈现出来的命运征象,就是经由这两个层面的统合来作呈现。在第一个层面方面,虽然所采用的星体坐标不同于印度占星学的恒星时系统,但就论断因素来看,却是相同的,这同时也是任何传统占星论命体系的基本论断要素。只是,目前在西方占星学的论法上,较缺乏了行星落入宫位的种种互动考量;至于在转盘和跳盘方面,亦即宫位的转移,在卜卦占星学上仍然有在使用,多少保留了与印度占星学相同的宫位互动论法。在缺乏宫位互动的情况下,整个占星命盘的串连是透过相位来进行的,也就是第二个层面。于是,第二个层面成为是西方占星学论断的动力牵引主角。
  比较奇特的是汉堡占星学,它同样是采用回归时系统,但在星座的应用上,却只使用到春分点(白羊座0度)这样的一个点,当作是一个敏感点,其余的星座内容,就只剩下标志位置的功能而已。然而,由于许多的西方占星家,已经习惯了采用星座特质来作论断,所以有些西方占星家在释[90度命盘](汉堡占星学所采用的占星命盘形式)时,还是会引用星座来作论断。另外,汉堡占星学也有开创出多种新的宫位制,但并没有受到普遍的采用;同时,也有开创出八颗新的超行星,这八颗超行星,有些占星家会去使用,有些则基于有所质疑,干脆弃而不用。从坐标体系来看,汉堡占星学强调的是行星彼此间的均点关系,所以不管是采用回归时系统或恒星时系统,皆没什么差异,顶多是在恒星时系统上加上一个回归时的春分点即可。于是,我们可以说,汉堡占星学在两种系统下皆可使用,因为它的论断,不依靠宫头位置,自然也不依靠宫主星,不过还是有使用到上升点和天顶这两个位置点,同样是当作敏感点,再加上太阳、月亮和交点,总共有六个敏感点,而任何事件的发生,其前提有二,一是不能脱离本命盘上既有的征象;二是不能没有涉及敏感点。
  汉堡占星学从开创到兴起,其实是与计算机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这么说,由于计算机的进步如此神速,导致原本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去计算与绘制命盘的手续被省下来,所以学习占星学,只要懂得如何去应用计算机来绘制各种占星命盘,以及知道这些占星命盘的应用范围,也就可以了;顶多是再花点时间去了解这种命盘的天文来源,不用亲自动手作计算,计算机会帮你作计算,算得比你还准,命盘绘制也画得比你用手画的还漂亮。至于在论断方面,由于西方占星学讲求通用性,所以同样可透过计算机作业来进行资料抓取,把两个或三个论断因素所呈现出来的解说,--的输入计算机程序,然后只要输入所需要的基本资料,计算机照样可帮你算命。
  在计算机应用如此普遍的情况下,西方占星家的生计不免遭到威胁,因为西方的占星计算机软件公司,透过这样的计算机化作业来进行占星论命,而人脑的记忆又实在不能与计算机相比较,所以身为一位西方占星家,如果只能应用少数论断因素的整合来算命,那么无论再怎么算,也难以跟计算机算命相比较。因此,若想要成为一位杰出的占星家,在目前的情况下,就一定要超越计算机,而超越的途径,只有一条--过人己身的感知力,来瞬间进行多组论断因素的统合,这是目前计算机所难以作到的。在这方面的训练,汉堡占星学无疑地提供了一种最佳的训练管道。或许可以这么说,由于计算机的发达,导致强迫占星家必须向更高难度的感受方向迈进,去让自己的感知力与直觉力,以及理性的解析力,在瞬间进行统合与呈现出来。
  传统的西方占星学,自然也有其一套进行统合性论断的训练与程序,可是这样的一套训练过程,到最后还是会走向汉堡占星学的训练过程里去,因为均点的因素考量多过于相位的因素考量。比如,当你已熟悉十个因素的统合考量后,回头再来掌握五个因素的统合考量,自然轻松、容易多了。而另一个促使汉堡占星学风行的原因,我认为是与占星家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有关,亦即是与顾客的需求有关。传统的西方占星论法,是以本命论断为主,运势论断为辅,而针对某个已然出现迹象,但却又状况不明的事件,则采用卜卦占星学来作解决。可是现代的社会,却发展出一种顾客的强烈需求--不需要解释个性,因为个性不是重点,或者说到了一定的年龄后,自己对自己已有了相当的自知;只需要直接了当的告诉我,会于何时发生何时?――(如,几岁会结婚?这样的求问,不同于卜卦占星学,因为卜卦占星学基本上要先有对象,亦即事件已有了征兆,然后再来问[短期内]会不会与这个对象结
  像提出几岁会结婚这样的问题,或者是问何时可发大财?何时会破产?甚至何时会去西方极乐世界观光?在传统的西方占星论法上,会先衡量一下本命盘,然后再透行运势中的相位呈现,来找出可能性最高的年龄,需花费某些观察与斟酌的时间。可是,汉堡占星学来作推论,则显然地较直接了当,也较迅速。当然,任何的算命不能说是完全没有误差的,只是汉堡占星学基本的论断目标设定上,本来就是以单一事件作为其主要诉求,所以才会发展出这样的论断方式来。而偏偏西方占星家的收费形态,有许多是采用时间计费方式,类似于心理医师的心理诊疗收费方式,聪明的顾客当然不愿多听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以便少花点钱。顾客的需求,正显示着西方占星家所面临的考验,而汉堡占星学既然可以帮占星家渡过考验,同时也印证占星学的效用,自然有许多占星家会投入其中。从经验上,我的体会是,经过印度占星学或汉堡占星学的论断训练后,再回头来看传统的西方占星学论法,实在是简单多了。
  琼楼瑶台琴瑟鸣
  近来,有不少的印度占星家,也逐渐引用西方占星学上的相位论法,尤其是在运势的论断上。,这通常也与西方占星家的论断方式一样,是以推运(progression)结合行运(transit)来作推论。然而,在本命的论断方面,却还是以采用印度占星学的传统论法为主。其间的差异,主要是表现在行星的落入宫位上。
  西方占星学发展至今,已经普遍地采用了不等宫制,并且对于宫位宫头所落入的位置,讲求明确的区隔。亦即,西方占星学针对行星所落入的宫位位置,要求更确实的呈现。然而,由于天体是立体的,而且在星体标志的坐标上共有三种(黄道坐标、赤道坐标、水平坐标)因而如果是只采用黄道坐标,再加上占星命盘是平面的,这样一来,行星所落入的宫位位置,可能会产生误差,并且行星彼此间可能会另有基于其它坐标体系或星体立体呈现的因素,而被忽略掉的相位关系。于是,占星家会转而从天文计算来作寻求,以便找出更精细的行星落入宫位及相位的各种情况。西方占星家如此之精细的设想,无非就是想取得更多及更明确的论断线索。因此,在行星落入宫位的划分上,无疑地西方占星学是作出了较严格的要求。
  反观印度占星学,还是一直保留着等宫制,而且这种等宫制,是涵盖了整个的星座,进而造成宫位等于星座的现象,也因此而缺乏行星落入星座的推论,直接以行星落入宫位来作论断。有关星座的作用,变成主要有二――其一,当作是行星位置的区隔依据,进而发展出各种[分盘],以及行星在本命盘上之[区间]位置间的互动的推论(这种论法,西方占星学没有);其二,透过行星的主宰星座,来建立起行星、宫主星与位置星三者之间的互动的推论(所谓的[位置星],指的是某一颗行星所落入之星座的宫主星;比如,太阳落入双子座,由于双子座的宫主星是水星,所以水星就成了太阳的位置星。
  在印度占星学的这种宫位等于星座的等宫制下,十二宫位的位置决定,完全是依据上升星座来作确立。不管上升星座是落入那一个星座,接下来的另十一个宫位,是依序排列下去的,形成了每一个宫位分别占据着一个星座。另外,在宫头位置的决定上,并非如同西方占星学的从宫头位置来算起,而是统一落置在中间15度的位置上,亦即以星座的中间位置来作定位,然后向前后各延伸15度,等同于是包含了整个星座的30度。于是,只要是行星落入相同星座,就等于是落入相同宫位,同时也不会有西方占星学上截夺宫现象的产生。这样的宫位划分法,很可能造成同样的出生资料,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宫位制下,行星是分别落入不同的宫位。虽然有些印度占星家会采用西方占星学的不等宫制,但还是会参照印度占星学原有的传统等宫制,毕竟这样的宫位制是自古以来就被延用的,而且深具参考价值。至于汉堡占星学的宫位制,完全是新创的,大有结合西方和印度两种体系的味道,由于这并非汉堡占星学的特色所在,同时也不被普遍认同,所以不谈及此。
  在回归时系统与恒星时系统的差异下,有一个主题是需要被提出的,即行星的重复现象。由于西方的回归时系统,春分点是以太阳的进入白羊座来作为基准,所以会导致每年循环一次,有着固定的现象,而其它行星则是依据不同的运行速度,也同样会重复性的循环运作着。可是,恒星时系统却不然,它会随着整个天体在移动(相对于回归时系统)所需要花费的重复循环时间,远大过于回归时系统。比如,以太阳来看,在回归时系统上,每运行一个恒星年,太阳会回到春分点,但从恒星时系统来看,太阳却并非落在与前一年相同的位置上。可作这样的简单计算,每隔约72年,恒星时系统相对于回归时系统,是移动1度,而整个黄道有了360度,亦即约为25920年。恒星时系统在移动上,虽然是相当缓慢(就每一个人的生命期间来说)但也由于缓慢,因而所需要花费的重复循环时间拉得很长,这其实是意味着,具有相同行星位置(星座位置)的两个人,除非是同时间出生,不然要等到下一次再有相同的行星位置出现,恒星时系统比回归时系统要等待得更长久。
  在三颗现代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臭王星)还没被发现之前,东西方的占星学皆是以七颗传统行星为主(太阳和月亮也被视为如同行星)再加上两个月亮交点(即称为龙头的北交点,以及称作龙尾的南交点),还有某些特定的敏感点。除了传统七颗行星为实体外,其余的交点或敏感点皆属虚星。而在现代行星被发现后,西方占星学广泛地使用着三颗现代行星。虽然目前有些印度占星家,在进行论断时也加入了现代行星,但更普遍的现象是,仍维持着传统七颗行星的论法。这其中涉及到两个关键因素。
  第一,自古以来,占星学就是以地球为中心,亦即是从地球的角度来观看天体,这同时也意味着占星学是以人为中心。在这样的立场下,对于行星之影响力的评估,势必是以与地球来作相对的比较。这种相对比较,主要是表现在距离上,亦即行星之影响力的大小,是应该从行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来作衡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占星家提出了下列的看法:八)

行星直径(KM)
与太阳的距离
与地球的距离(百万KG)
重力(Rupas)天文单位E=1
水星
4800
57.6
91.2
8
金星
12160
107.2
41.6
12
火星
6720
225.6
76.8
6
木星
141920
772.8
624.0
10
土星
118560
1408.0
1259.2
1
天王星
48000
2848.0
2699.2
0.034
海王星
44800
4464.0
4515.2
0.014
冥王星
5920
5888.0
5739.2
0.0089

  由所列出的数据来看,土星的重力值为1;而三颗现代行星皆在小数点以后。所以,印度占星家认为占星命盘的论断,还是应该以传统七颗行星为主。换句话说,任何命运中之事件的发生,一定可透过七颗传统行星来推论得知;即使不否定现代行星所具有的影响力,但其影响力不足以对事件的发生,构成主导性或决定性的力量。一切的论断重点,是要以传统七颗行星为主。这种观念,类似于汉堡占星学的六颗[敏感点]――任何事件的发生,需要涉及到这六颗敏感点。
  第二,整个的印度占星学论断体系,是与二十七宿的建构结为一体的,而这二十七宿是分属于七颗传统行星及两个交点来作主宰,亦即七颗行星和两个交点,加起来为九,而每一个分别主宰三个宿,总数3×9=27。再把每一个宿分成四等分,每一等分称作一个宿部,则总数有108个宿部(这与佛教的念珠数有关)而108正好等9×12了。假如现在变成了十颗行星,那么整个的星宿体系该如何重建?由此可见,印度占星家即使认同现代行星的影响力,但也绝不会像现在的大部份西方占星家一样,把现代行星的影响力视为等同于传统的七颗行星。
  在汉堡占星学方面,则除了有现代行星外,还加上了八颗超行星,整个的行星因素运作,因此而更显复杂。另外,汉堡占星学还透过至点的轴(即巨蟹座0度和摩座0度的轴)而把所有的行星,依据奔赴点与奔离点的观念,而全部复制一颗,变成是一颗行星有两个位置点。依据我的经验,这是没有必要的,同时即使没有八颗超行星,也照样可以推论出相同事件。至于其它的较小行星,如小行星群、凯龙星、黑月(莉莉星)等,一般是被西方占星家随着个人的喜好来使用。而印度占星家则普遍地不使用这些较小的实星,维持着应用传统印度占星学上的几颗重要敏感点的习惯。
  接下来,所要谈及的观念,可说是在东西方占星学的比较上,最具重要性的。这就是有关行星吉凶的力道问题。在西方占星学上,虽然同样有类似于印度占星学的行星旺弱的界定,但最终的结果,何者为吉?何者为凶?目前的西方占星学,主要还是结合相位来作评估。换句话说,行星之真实吉凶的呈现,在西方占星家的实际评估上,主要是依据行星的庙旺弱陷及相位关系来作认定。而反观印度占星学,除了加上宫位之吉凶特性的评估外,最重要的,也可说是最具有印度占星学特色的,就是有一整套的行星力道评估过程,在计算上颇为复杂。有些印度占星软件,可直接列出一部份的行星力道计算结果。
  从实论的角度来看,行星有吉星和凶星的分别,但吉星是否真的为吉?而凶星是否真的为凶?或者更直接来说,该如何认定行星的真实吉凶?并列出排行顺序?在这方面,印度占星家的努力,远胜过于西方占星家。而印度占星家之所以会致力于此,主要的原因,乃是因为印度占星学上的运势论断,是以行星运限(Dasa)为主。这种[行星运限]的论法,简单来说,就是依据出生时月亮所在之二十七宿的位置,来计算出个人在一生期间,从何时到何时,是由那颗行星来作主宰的,也可说是走那一颗行星的运。既然是采用行星运限来推论运势,那么行星的吉凶力道之衡量,自然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因为一旦走到旺势的行星的运,则不管这颗行星是否为凶星,依据占星原则来说是照样旺旺旺,同样地,当一颗行星依据本命盘上的各种情况和位置,而被计算出旺势排行第一,那么即使这颗行星为凶星,照样反凶为吉,而与这颗旺势行星有关的宫位及其征象,也照样旺起来,相对地,假如一颗吉星,虽然本性为吉,但却偏偏在力道的计算结果上,呈现弱力,则吉星会反为凶星,同时这颗反吉为凶的行星所涉及到的宫位及相关征象,也会是呈现凶兆,
  印度占星学上的行星吉凶力道之计算,是采加总制,依据各种分别计算的结果,来进行加总,得分最高者,就是最旺势的行星,同时也是最吉的行星;而得分最低者,当然就是最弱势了,同时也是最凶的行星,即使这颗行星为吉星,也并不能带来多大的好运,甚至是倾向于呈现该颗行星的负面特性。比如,以金星来说,如果是成为最弱势的行星,则可推论为好吃懒做,一事无成,甚至身为男人者,可推论为喜欢花天酒地,偷别人的老婆。在印度占星学上,本命盘有本命盘的行星吉凶力道计算规则,这是最重要的,另外针对Retrun系统(solarreturn)与行运系统(transit)也另有其它的行星吉凶力道计算规则。同时,印度占星家还针对吉凶力道的得分总数,进行区隔,并加以解释,也就是说得几分的人,其一生运势大致上是如何?有何特征?等等。这种论法的表现,很像中国传统的称重算命术,亦即得几两几分的人,其命格大致是怎样的。只是,印度占星学是采用行星来作计算依据,并且计算过程还蛮繁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占星学呈现了另一种特色――算复杂,结果简单,这仿佛有点像是在解开命运的奥妙一样,在解开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许多的计算,而一旦运算完毕,人的一生(答案)似乎就此定案了。
  再来看汉堡占星学,它是比西方传统占星学更进一步。完全舍弃了行星的庙旺陷弱与相位关系的吉凶评估,改采用行星组合的感受原则。亦即,所有的相位关系,根本就没什么吉凶可言,全部一律视为中性,而最重要的两点是,第一,均点关系(包含相位关系在内)的容许度,每一边最好是限定在半度之内,两边合起来只有一度;第二,行星基本上也是中性行星的吉凶呈现,乃是表现在行星与行星互动后的结果。而由于与数字了有关的度数切割,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足以构成事件的行动征象,所以一切的观察重点是在于2及2的倍数的切割。比如,一个圆周共有了360度,除2为180度;除4为90度;除8为45度;除16为22.5度。而对于3及3的倍数的切割,则视为是只停留在想或动机的阶段,或有契机,但结果是不了了之,或有所拖延,有赖另一个2的倍数的切割来落实。汉堡占星学的这种吉凶认定,可说是颇有难度的,往往需要依据临场的强烈感受来作拿捏。
  在交点方面,西方占星学是属于单面性的应用,亦即是把交点等同于行星来看待,并且北交点(龙头)被视为是吉,而南交点(龙尾)被视为是凶。可是,在印度占星学上,交点是倾向多面性的应用,因为交点被界定为是荫星,并具有因果作用,其影响力的表现,主要是透过位置星来作发挥,并且两个交点皆为凶,其中北交点的凶力有较轻。而在汉堡占星学上,交点无吉凶可言,纯粹只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显现。
  顺便需要提及的是有关合盘的问题。在印度占星学和汉堡占星学上,可说根本就没有合盘可言。其理由相当简单,先说汉堡占星学的观点,这可从两方面来看,一者乃如果本命盘上根本没有离婚的征象,那么就注定不会离婚,二者,如果本命盘上有离婚的征象,可是在向运(Direction)上,离婚征象的契合时间是发生在老酷酷的时候,那么离婚征象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会转引到其它事件上去。简单说,会离婚就是会离婚,不会离婚就是不会离婚,而印度占星学也差不多是同样的观念。于是可这么说,是冤家、怨偶或是令人人羡慕的鸳鸯、神仙眷属,一切以本命盘的论断为主。至于把美眉、上床、搞大肚子、生小孩、结婚、分手、离婚、得性病、得爱滋病等,可透过本命与运势的结合论断来作推论,不需要涉及
  西方占星学上的合盘论断,可说是在心理占星学发展后才被强调的,其所注重的乃是俩人之间的互动,而并非结果的推论,因为任何的论断结果,需要回归到本命盘上来看。这样的说词,是相当合理的。因为如果俩人之间的重大事情,若只显示在合盘上,但却没有显示在本命或运势上,那么等同于是在否定本命与运势的预测功能,如此一来,占星学岂不变成了不可靠?于是针对合盘,不妨将其界定为是俩人之间互动关系的细腻描述,尤其是有关个性、习性或日常生活形态等方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西方占星家,包括目前已经超过70岁的西方著名占星家,是根本不谈合盘的,真正的西方占星行家,通常是把时间花在从天文学上去找寻新的占星创见。可是,由于一谈及爱情或婚姻,或者说亲密的俩人关系,许多人会大感兴趣,再加上中点的被广泛应用,所以合盘应该还是会持续受到一般大众的关注。
  在印度占星学上是有合婚的,有点类似于中国传统民俗中的合婚概念,只是更强调男人的身为主角,于是所谓合婚,是拿女人来匹配男人。其作用和方式,从较单纯的方面来说,是观看俩人的会不会刑克,这可透过二十七宿来作认定。从较深入的方面来说,主要是讲求旺夫,对配偶有助力,还要能生下男孩,这可透过本命盘来看。结合上面的观点,印度的占星合婚是很实际,也很现实的。如果真的注定会离婚,那当然是先透过配偶来让自己旺一下,再来离,有旺,绝对比没旺好。
  最后,再补充某些有关运势方面的说明。汉堡占星学在运势论断上,主要是采用向运(Direction或SolarArc)再配合行运(Transit)其推论的方式是均点,而且要求均点容许度的尽可能缩小。西方传统占星学中的英美两国走向,是采用推运(progession)再配合行运(Transit),而欧洲国家的走向,则是采用向运,再配合行运,其推论的方式同样是相位,但在相位容许度方面,对于推运和向运是尽可能缩小,而对于行运则可较为放松。印度占星学则是以行星运限(Dasa)为主,再配合行运,其推论的方式是相映和行星吉凶力道之量。
  由此可知,在运势的论断上,这三者其实是可以结合的,不像本命盘的论断,由于宫位的因素,可能会发生颇大的差异。在整合上,可以这样来看待,印度占星学的行星运限,可用以迅速确定一个人之一生的某些运势阶段上的划分,并点出其高低起伏,是属于较大方向的。而西方占星学或汉堡占星学,则可以较迅速的确立更短时间范围内的征象呈现,是属于小方向的。当然,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性的占星论断系统,印度占星学也是可以推论到更短的时间范围,亦即行星运限,是可以分成[主运限]、[次运限]、[次次运限]、[更次次运限]的,但计算起来是很费时的。
  此外,在推运(Progression)的系统上,只有西方占星学有作更进一步的划分,分成各种更小的推运系统。汉堡占星学是不采用这些其它的推运系统,印度占星学也是一样,懂得西方占星学的印度占星家,顶多是只采用次要推运这个系统。而在返照(Return)系统上,东西方占星学皆有在使用,只是论法差异颇大,比如,在印度的回运论法上,相当重视年主星(主导该年运势的一颗主星,可透过计算而得知)但在西方的流运论法上,却并没有这样的观点。
  四、天韵盘中藏
  有谁真正知道?这里有谁宣告过?
  这(世界)从那里生出来的?
  创造是从哪里来的?
  天神们是在它的创造以后,
  那么,谁知道它是从那里出现的?
  创造是从哪里出现的?
  或者是造出来的?或者不是?
  它的看管者在最高的天上,
  他能知道?或者他也不知道?
  ――《梨俱吠陀》第十卷第一百二十九首
  西方占星学的发展,无疑地是扣紧了天文学的发展,因此许许多多的西方占星学内容,可透过天文学来取得合理的解释。直到汉堡占星学的出现,才呈现出与印度占星学较相接近的风格――予占星学本身具有更多的专属特性,汉堡占星学所采用的均点法则,可从阿拉伯点来追溯其起源,而阿拉伯点是专属于占星学的产物,与天文学之间显得较疏远。阿拉伯点的计算公式是――X=A+B-C;当把C移到另一边,就变成了[均点]法则X+C=A+B。而在运势的推论上,汉堡占星学是以采用Direction(SolarArc)为主主,这虽然可透过四度空间的概念来作解释,但毕竟与三度空间的实际星体现象有别。另外,汉堡占星学创造了八颗超行星,虽然有人号称这八颗超行星是实际存在着的,只是尚未发现而已,但就其创造的过程来说,无疑地是类似于印度占星学上的敏感点,乃是透过行星的某种特定计算所形成的,只是虚拟的[敏感点]而已,但这同样是专属于占星的产物。
  在印度占星学上,这种专属于占星学的产物,远多过于西方占星学。以下的二章,将分别介绍除了本命盘以外,与本命盘同时存在的各种占星命盘。这些占星命盘,可分成四大类第一类,是寄存在本命盘上面的,亦即本命盘上的行星位置并没有改变,只是宫位改变而已;第二类,是分盘,乃是透过星座之数的切割所形成的另一种行星位置的调动,也可说是创造了另一个占星命盘。第三类,是奠基在[九分盘]上的各种占星命盘,亦即是在九分盘的基础上,作更进一步的细分;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日,西方占星学似乎面临了开创上的瓶颈,该发明的都发明,仿佛不知道还有何可开创之处,而反观印度占星学,则整个的发展重点,是摆在这一类的占星命盘上,并且试图与数字作紧密的结合,更进一步揭开命运的神秘面纱。第四类,是除了上述三类以外的占星命盘,属于比较特殊的应用。
  这种种的印度占星命盘,是如何被印度占星家所开创出来的?至今无法得知。在印度占星学的发展历程上,有着相当明显的口授相传的作风,不像西方占星学可从天文学的角度来作追溯。等到印度占星学逐渐形之于书,把这种种的占星命盘记载下来后,其实是已经定案了,已经成为论断上的应用,而难以追溯其起源。在整个的印度占星学上,虽然派别甚多,各自所采用的系统有所差别,但这种差别,只是外表上的,其内在的基本思维却是相同的。比如,分盘有很多种(在这一章里,我介绍了二十种)每一个印度占星学派,或者说每一位印度占星家,会依据个人的偏好与经验,而特别注重某一种分盘的应用,不管是偏好那一种分盘,总归来说,皆是具有分盘的论断概念,而西方占星学却没有分盘的论断概念。又比如说,在行星运限方面,也有各种不同的系统,其差别只在于年岁期间划分上的不同,统一而言,则可说是皆拥有同样的行星运限的运势论断概念,而这也是西方占星学所没有的。
  从这种种的占星命盘可看出,虽然印度占星学表面上是采用方形命盘,但在实际的操作上,则是圆形命盘的显现。因为必须有圆形命盘的圆周度数概念,才足以建构起这种种占星命盘。因此基本上,印度占星学还是相当讲究时间的精确性,而并非如同传统命理的以一个时辰(两个小时)一般,来进行笼统的概括。就分盘的论断应用来说,以下我结合了西方占星学上的倍相位(HarmonicChart)概念,来作统合说明,并用以解释HarmonicChart的误用之处。
  西方占星学于二十世纪的某些开创,其思维来源可说是与印度占星学脱离不了关系。比如,着名西方占星家MarcEdmundJones,提出了七种占星命盘形式的归类,这是把行星在命盘上的分布情况作更深入的探讨,进而形成一种观察命盘的原则。目前这种命盘观察原则,还广泛地被西方占星家所采用,甚至有些西方占星家津津乐道于这种创见。比如,占星玩家手册“TheAstrologer'sHandbook”这本书的原作者FrancesSakoian在她与另一位占星家BettyCaulfield所合著的称为是占星玩家手册续集的“AstrologicalPatterns-TheKeyToSelf-Discovery”中,就相当称赞Jones的创见。Jones自己也有出版一本占星名著Theguidetohoroscopeinterpretation专门探讨这七种命盘形式。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不能算是创见,因为它与印度占星学之奠基在命盘形状上的星组(Yoga)在观念上没什么差异,只是Jones把印度占星学的行星在宫位上的分布情况,搬到星座上(印度占星命盘上的星座与宫位是合而为一的)同时赋予它更多的心理取向,不同于印度占星学的命格与事件取向。有关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的探讨,将会于往后作更深入的说明。
  同样地,英国占星家JohnM.Addey所提出的Harmonic概念,是受到印度占星学分盘概念的启示。在Harmonic被提出后,西方占星家视此为一个新的创见。曾经盛行一段时日,然而后来何以没落?甚至近来已消声匿迹?反观印度占星学的分盘,不但没有退流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而且还在九分盘的概念下,开创了NadiSystem的新发展。倘若一种占星论法,真有其实用性的话,是应该可以不断发展下去的,同时也不会只是历史上的短暂过客而已。Harmonic之所以终归于没落,我想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心理占星学的退潮导致了讲究心理深层分析的Harmonic,不再受到关注;其二,缺乏一种与本命盘作紧密连系的诠释原则,甚至是有着太多的臆想内容,导致令人难以捉摸;其三,针对生活事件的论断,无法凸显其特殊功能,或者说Harmonic所能论断的事件征象,其实是可直接透过本命盘来作推论,而不需要借助于Harmonic。而Harmonic与分盘之间,既然存在着渊源的关系,必然有其共同之处,也有其差异的地方。以下先说明相同之处。
  Addey掌握到了分盘的最原始的概念与感知,这或许与他本身涉及音乐有关。整个分盘的建构,乃是奠基在数的神秘切割上。而针对这种神秘之数,与其说是基于科学的观察与研究,倒不如说是一种巫术的感动。最早的巫,与舞蹈脱离不了关系,而在巫舞的过程中,自然就涉及到韵律和节奏的问题。而透过韵律与节奏,数的波动就存在其中,进而被感知。Harmonic即是从韵律的角度出发,来释整个HarmonicChart 的理论基础,并搭配了某些科学性的印证。而确实地,律动概念是整个分盘的底蕴所在。Harmonic在这方面所作的研究,以及他所提出的某些看法与解释,正是印度占星家所欠缺的,这是Addey留给占星学的一大贡献。
  在掌握到律动概念后,Addey接着就如同分盘概念一样地进行数的切割。这种切割,简单讲就是把星座的空间位置再度进行划分。在此,就形成了一种占星命盘的奥秘之处――除2与乘2,其实是相同的,以实际情况来说,每一个星座是有30度,当以2来进行切割时(这是除法的概念)可分成前后两部份,每一部份各为15度度。此时,如果把这两部份的15度度,划归入两个星座,则等同于是把每一个星座再划分成两个星座,只是这时候的两个星座是分别拥有15度的空间。然而,所谓的这15度,其实是人为的数据,也就是说,如果把这15度当成是30度,也是可以的;如果真的这样作,那么每一个星座就变成了是拥有60度,进而造成了被切割出来的两个星座,同样是分别拥有30度。比如,一颗行星落在白羊座20度,当把白羊座切割为2,则这颗行星是落在后半部的5度位置上(20度-15度=5度)而这时候的前后两个星座是分别占有15度度的空间,接着,如果把这15度度的星座空间[还原]为30度的空间,则是需要乘上2(这是乘法的概念)于是落在白羊座20度上的行星,在经过了的切割后,还原为金牛座10度;从整个经度360度的角度来看,金牛座10度即为40度(30度的白羊座,加上金牛座的10度)等同于是原来白羊座20度的乘上2。结果就是――被2除,与乘上2,其实是相同的。
  依据这个概念,每一个星座可被进行无数的数的切割,也等同于可乘上无数的数。而透过这种数的作用,原来本命盘上的行星、上升与天顶,自然会改变其所落入的位置,进而建构了另一个占星命盘――分盘。所以,在汉堡占星学所采用的90度盘,其实就是等同于4的切割,因为90度为360度的四分之一。
  经由切割后所形成的占星命盘(分盘)有何作用呢?Aeedy针对HarmonicChart 所作的诠释,与印度占星学上的分盘,有一种共同的基本观念――割后重构的占星命盘,足以针对一个人的命运作更深入的探讨,或者说是要用以揭开律动之数,与命运形塑之间的关系,只是所借助的解析工具乃是占星学。另外,透过数,是可以与宫位产生连系的,这在印度占星学的分盘上,有明显的表明;亦即针对每一种分盘,印度占星学赋予它代表了某一个特定宫位的征象意涵。比如,二分盘被标上钱财,表明了二分盘特别具有钱财征象的特质显示作用。而在西方占星学上的第二宫,则是用来推论钱财事务。也因此,后来HarmonicChart的发展,变成了是一种本命盘宫位论断上的辅助工具,尤其是当遇上空宫(宫位内没有行星落入)时,可以该宫位的排行数,来绘制出该宫位的HarmonicChart,进而用以论该宫位。
  Addey自己的使用HarmonicChart,是偏向心理解析层面,亦即他是把HarmonicChart当作心理深度分析的工具,因此他特别重视4H,5H,7H,9H。这四种盘,可分成两组,4H和9H一组,5H和7H为另一组。这其中,意味着分别包含了一个[四正宫]的数,与另一个[三方宫]的数。何以作这样的组合?因为[四正宫]乃是行动的象征,而[三方宫]则是思维或动机的象征。在命运的形塑上,若是只停留在想!的阶段,那么只能讲是停留在动机、意念上,而没有付诸行动,也因此缺乏事件的构成。在这两组中,又可分别赋予它们世俗(物质层面)与非世俗(精神层面)的划分;4H和9H这一组是属于世俗,而5H和7H是属于非世俗。于是,人世间的世俗之命运造化的呈现,可透世俗这一组来作透视,其中又以4H最为重要,因为它代表着行动的采取,可是4H却偏偏与汉堡占星学的90度盘重迭,进而让整个的HarmonicChart断失去了最主要的重心,这应该说与其没落多少也是有所关连的。而非世俗的这一组,主要是与艺术创作有关,因为5H所代表的构思才华,有赖于久7H的拟定来落实。
  Addey的主要重点,是在于释占星命盘的律动概念,并且试图针对人的意识与潜意识,作更深一层的探讨,而没有刻意去强调每一种分盘所具有的宫位特征,这是某些西方占星家依据一种同理可推的想法,所提出来的。这样的观念,不能说是错。但也绝对不是对的!其关键之处,就出在论法上的差异。西方占星家对于分盘所作的论断,仍然没有摆脱既定的相位观念,连Addey也是如此。换句话说,在占星命盘的推论上,西方占星家缺乏考量到印度占星学上的基本论断概念,而这也就造成了两者之间的最大差异,同时甚至可说西方占星家,还没认清楚印度占星学之分盘的最主要功能。
  在印度占星学上,分盘虽可说是本命论断的辅助工具,但实际上,却具有与本命盘平行地位的角色。分盘并非只是用来作更深入的本命解析,而且是用来计算、衡量本命的动力。也因此,分盘虽然被标上了具有宫位特征的指示,但在印度占星的实论法上,却并非采用单一的分盘论法,显然地,有不少的西方占星家是误解了。整个分盘的论断重点,是应该与本命盘紧紧地扣在一起,亦即,在分盘与本命盘之间,存在着一种穿梭、舞跳的关系,而在其中担任舞者角色的,就是某一个特定区间的主宰星,它是分盘的精神所在,同时也本命盘的灵魂所在,仔细点来说,当把本命盘以数来进行切割后,自然会依据不同的切割数而产生许许多多的区间,这些区间在印度占星学上,被赋予分别拥有一颗主宰星,而这主宰星,其实就是传统的七颗行星;如此一来,就可以透过相映的观念,而加以衡量本命盘上的行星,与分盘(区间)上的主宰星,彼此之间有何互动关系?进而以此来作推论。这样的观念,是西方占星学所欠缺的,也因此当西方占星家以相位来论断HarmonicChart时,我想印度占星家一定会感到奇怪。
  此外,还有两个差异点是必须提出的。第一,印度占星学在分盘上,针对不同的切割数,分别具有不同的星座区间排列顺序,而并非是西方占星家所应用的一律从进行切割的那一个星座算起,来当作切割后星座区间排列顺序的第一个星座。这个观念,透过以下的分盘绘制解说,即可得知。第二,分盘同时也具有衡量行星力道的作用,这会影响到行星的吉凶呈现,在实论上是相当重要的,连带地会影响到本命盘上之行星的吉凶呈现,然而,这却是HarmonicChart在解析上所没有的。
  进入分盘绘制解说之前,有必要先就几个专业名词作说明。分盘(TheShodasavargas)是一种统称,意指经由数的切割所建构起来的占星命盘;其中,“Varga”(或Amsa)的意思为[区间]。一般所谓分盘,是指[十六分盘],亦即有十六种分盘;其实,应该是只有十五种,因为一分盘就是本命盘。因而,在印度占星软件上所打印出来的分盘,只有十五种。除了这[十六分盘]外,还有其它的分盘,只是后来印度占星家渐渐取得共识,以这十六种分盘来作为整个分盘体系的代表。于是,当印度占星家提及分盘的行星力道评估时,指的是就是[十六分盘]。
  然而,在实论上,许多的印度占星家并没有把这[十六分盘]全给应用上--是很累的,会让你看得头昏眼花!通常,是依据占星家个人的偏好,而挑择局部的分盘来作为观察的指针,因此形成了以下的几个专有名词。
TheShadvargas六种分盘
1分盘;2二分盘;3三分盘;4九分盘;5十二分盘;6三十分盘。
TheSaptavargas七种分盘
1一分盘;2二分盘;3三分盘;4七分盘;5九分盘;6十二分盘;7三十分盘。
TheDasavargas十种分盘
1一分盘;2二分盘;3三分盘;4七分盘;5九分盘;6十分盘;7十二分盘;8十六分盘;9三十分盘;10六十分盘。
TheShodsvargas十六种分盘
1一分盘;2二分盘;3三分盘;4四分盘;5七分盘;6九分盘;7十分盘;8十二分盘;9十六分盘;10二十分盘;11二十四分盘;12二十七分盘;13三十分盘;14四十分盘;15四十五分盘;16六十分盘。
  另外,没有被归入十六种分盘的有[五分盘]、[六分盘]、[八分盘]、[十一分盘]、[一百五十分盘]。以下即针对各[分盘]进行说明。在[一分盘](本命盘)方面,顺便提及[岁差]及印度占星命盘的绘制。
  (一)一分盘
  所谓的一分盘(RasiChart)其实就是[本命盘]。在本命盘的计算与绘制上,可参考我所写的西洋占星学入门一书中的第二章,该章所作的说明,是针对西方占星命盘;而当转换为印度命盘时,只需要解决有关岁差的问题。往后,在谈及印度占星学上的相关计算或天文内容时,会针对命盘的计算与绘制作较仔细的解说。前面曾提及三种印度占星命盘,
  在此作个补充说明。在三种印度占星盘中,东印度的占星命盘,其宫位位置是固定的,而北印度和南印度的占星命盘,则是星座位置固定的(北印度以数字来代表星座顺序)。由于本系列书籍的所有命盘图,一律是采用南印度占星命盘,所以必须注意到两点--其一,星座位置的排序,正好与西方占星命盘相反,亦即是采顺时针方向排列,不同于西方占星命盘的逆时针方向排列;其二,在宫位的标志上,并没有列出宫位所代表的数据,而是仅在命宫所在位置的左上方,划上两条斜线,用以代表命宫,而其它的宫位则依据顺时针方向排列下去。
  所谓的岁差(TheAynamsa)指的是分点的移动。从天文学上来看,天体赤道与黄道这两个圆周,会相互形成交叉,并因此而产生了两个交叉点,即春分点和秋分点。在西方的回归时命盘上,每当太阳落置在这两个分点上时,白天与夜晚的时间是一样的,亦即昼夜等长。可是,如果从天体上的恒星位置来观看昼夜等长的当天星象,则星象位置是平均每年会向西移动约50.23秒,亦即与前一年来作比较,当太阳于回归时命盘上回归到春分点时,其在恒星时命盘上的位置并非是固定的,而是会向西移50.23秒。这种现象,意味天体不只是地球或太阳在移动,同时整个的黄道带也在移动。而每年的这种些微的移动,就称作岁差。
  基于岁差的缘故,随着时间的流逝,东西方两种占星命盘上的行星之星座位置,会愈来愈
  产生较大的差距。在西方占星学上,当谈及每年太阳的流运(SolarReturn)时,是否要考虑到岁差的问题,往往成为西方占星家的探讨主题。倘若是要采用岁差,其实也并不是直接地以扣除岁差的度数来绘制太阳流运盘,因为这其中涉及到天顶移动的问题,而是必须进行
  修正,然后才能取得一个在考虑岁差情况下的真正太阳流运盘,这种修正后的太阳流运盘,称为[太阳弧流运盘]。
  在岁差的认定上,其实是颇有争议性的。争议的焦点,是集中在应该以那一年来当作基准?--亦即那一年是两种系统的重迭年?在西方占星软件上,有的软件只有一种恒星时系统,而有的软件则可自行设定恒星时系统。这些恒星时系统,彼此间的度数差距并不会太大,
  一般是在两度以内。由于岁差每年平均约移动50.23秒,所以我们可从这个数据来作逆推,得知岁差的每移动一个星座,约为2150年。当采用不同的恒星时系统来作基准时,就会产生进入不同星座时代的时间划分。比如,有些占星家声称目前已进入宝瓶座时代,可是有些占星家则认为离宝瓶座时代还有一段距离,这样的不同认定,其问题的根源就是发生在岁差上。
  目前在占星界里,最普遍采用的恒星时系统有三种,分别是以公元后AD291年、285年
  和213年来作基准。第一种称为“KrishnamurtiEphemeris”,这是由Krishnamurti所提出的,每年的岁差移动率为50.23秒;第二种是印度政府所颁布的,由Lahiri所完成,每年的岁差移动率为50.27秒;第三种是由印度著名占星家Dr.B.V.Raman所提出的,每年的岁差移动率为50又三分之一秒。第一种和第二种的岁差差距并不大。而西方天文学家Hipparchus,则提出以AD280年为基准,同样是差距并不大。目前在印度,是以采用第一种或第二种较普遍。一般来说,所谓的正式进入宝瓶座时代,应该是约在1787-2150年之间,但也有人认为应该更晚。
  基于解说上的方便,以下是配合实际命例来作解说。假设某人生于2001年1月1日,AM10:00出生地点为台北市(121E30,25N03),CCT。相关的行星位置数据如下--省略现代行星

行星

回归时系统的黄道经度位置

上升

双鱼座09度27分06

太阳

摩羯座10度43分29

月亮

双鱼座19度16分58

火星

天蝎座04度59分25

水星

摩羯座14度25分00

木星

双子座02度10分59(逆行}

金星

宝瓶座27度03分56

土星

金牛座24度35分14(逆行}

北交点

巨蟹座15度30分47

南交点

摩羯座15度30分47


  以上的星象资料,当转换成恒星时系统时变成如下--
  说明:由于我是直接采用两套占星软件来作绘制,所以在分数和秒数上的数据会略有差异。
  行星恒星时系统的黄道经度位置

行星

恒星时系统的黄道经度位置

上升

宝瓶座15度35分06

太阳

射手座16度51分32

月亮

宝瓶座22度55分53

火星

天秤座11度07分26

水星

射手座20度33分05

木星

金牛座08度18分59(逆行}

金星

宝瓶座03度12分00

土星

金牛座00度43分14(逆行}

北交点

双子座21度39分08

南交点

射手座21度39分08


(二)二分盘
  在印度的时间计算上,2又二分之一的Ghatis(时间单位)等于是一小时,也等同于是15度,而一小时就是一个Hora。于是,每一个星座包含了两个Hora。当把一个星座二分时,就是将其分成两个Hora。在奇数星座上,前一个Hora是属于太阳所主宰,而后一个Hora则是属于月亮所主宰。在偶数星座上,正好反过来,前一个Hora是属于月亮所主宰,而后一个Hora则是属于太阳所主宰。依据这样的划分规则,可把行星分别归入两组,进而形成了一个二分盘(HoraChart)。需要注意的是,在分盘的绘制上,除了一分盘本命盘和九分盘,有必要列出交点外,其它的分盘则不必列示交点,因为交点的作用主要是透过位置星来作反映,本身缺乏在分盘上单独起作用的力量。请参照下列两个表格及命例的二分盘。此[二分盘],具有钱财征象。
  格一:二分盘的星座归属

星座

星座奇偶

前15度

后15度

白羊座

奇数星座

太阳

月亮

金牛座

偶数星座

月亮

太阳

双子座

奇数星座

太阳

月亮

巨蟹座

偶数星座

月亮

太阳

狮子座

奇数星座

太阳

月亮

处女座

偶数星座

月亮

太阳

天秤座

奇数星座

太阳

月亮

天蝎座

偶数星座

月亮

太阳

射手座

奇数星座

太阳

月亮

摩羯座

偶数星座

月亮

太阳

宝瓶座

奇数星座

太阳

月亮

双鱼座

偶数星座

月亮

太阳


  表格二:[二分盘]之行星位置

行星

恒星时系统的黄道经度位置

星座奇偶

Hor主宰星

位置

上升

宝瓶座15度35分06秒

奇数星座

月亮

巨蟹座

太阳

射手座16度51分32秒

奇数星座

月亮

巨蟹座

月亮

宝瓶座25度55分53秒

奇数星座

月亮

巨蟹座

火星

天秤座11度07分26秒

奇数星座

太阳

狮子座

水星

射手座20度33分05秒

奇数星座

月亮

巨蟹座

木星

金牛座08度18分59(逆行)

偶数星座

月亮

巨蟹座

金星

宝瓶座03度12分00秒

奇数星座

太阳

狮子座

土星

金牛座00度43分14(逆行}

偶数星座

月亮

巨蟹座



Via
 楼主| 发表于 2010-3-28 19: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韦达占星术简介

印度历史悠久,与中国,巴比伦,埃及共称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印度占星术充满神性智慧。印度占星术与与西方占星术各自放光,交相辉映。印度占星术内容精采有深度。

占星术在印度已被国家所承认,(印度大学基金委员会在2001-2002学年度核定补助大学设置占星术学士、硕士、和博士班,提供各校五个教职名额、一个图书馆、计算机室和星座数据库。有趣的是这个建议案是由印度的科技部长也是教育部长,Murli Manohar Joshi,所提,Joshi本身是一个物理学家,他相信科学众所寻求的所有答案都被埋在古梵文的吠陀经和Upanishads)

印度占星术内容颇为复杂,涵盖
  • 天宫图要素分析-星座、后天宫、行星的要义
  • 天宫图分布
  • 27星宿
  • 行星和宫位能量的解析
  • 行星的8种力量
  • 行星的组合
  • 大运系统,过运,太阳回归

掌握印度占星系统精髓
  • 印度占星学与西洋占星学的比较
  • 印度占星学的哲学基础
  • 绘制天宫图,天宫图的型式(北印度、南印度、东印度)(包括必备的天文知识ASC及MC的计算)
  • 恒星黄道与回归黄道的区别(天文意义、岁差标准的种类、27星宿)
    月亮身宫图


天宫图的星座
黄道12星座的基本性质
12星座涉及之阴阳、元素(三方)、四正、身体部位、金属、颜色、方向、宝石、动物、植物、人物、职业、场所、器具、身体特征及可能疾病、人格的正面负面评价。
旺宫度数、弱宫度数、友谊行星、敌意行星、中立行星。当作上升星座时,各行星的功能吉星/功能凶星状况。
天宫图的宫位
后天宫的分类
人生四大目的与后天宫的关联
始宫
与三方宫
困难宫
成长宫
死亡杀手宫
宫位原理的衍生
宫位征象星及论断法则
后天12宫的描述
天宫图的行星
行星的顺序
行星的自然吉凶性质
行星的功能吉凶性质
行星的相映
行星的力量
旺、弱、三方宫、自己星座
友谊与敌意(永久与暂时)
行星状态
行星逢焦伤
行星逆行
行星战争
行星包围
其它(定位星)(互容)
行星的六种力量计算
行星的原理与特性
天宫图的27星宿
27星宿基本特性
27星宿与神话、哲学内涵
太阳、月亮、ASC在27星宿的意义
行星过运与月亮身宫盘的关系
太阳回归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果老占星论坛

GMT+8, 2025-1-6 02: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